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做學術、走學術

 做學術跟走學術其實是不同的兩件事。

做學術,指涉到的是進行學術研究。這樣的活動,只要心中有個好問題、有相應的資源,任誰都可以進行。好比說,日本的明仁上皇對魚類特別有興趣,雖然他沒有大學教職,但這不妨礙他研究鰕虎亞目的分類學與系統發育學。友人S的母親則是在嚴重車禍後,不只失去另一半,還失去了一隻手臂與一隻腳。S的母親至此之後,無法像過往一樣出任意遠行,只能在住家近郊排遣閒暇時間。只是,出乎我們意料的,這樣的排遣,竟然給S的母親排遣出了對當地遠古歷史的興趣,開始系統性地(!)散步,撿拾、紀錄當地遺留下來動物骨骸,進行考古學研究。就這樣,S的母親的研究成果登上了考古學界的知名期刊,還獲邀成為英國皇家考古學會(Royal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的會員。本來大家還跟著S一起擔心S媽媽會不會因為不大能遠行而不再那麼快樂,但事後證明,我們做晚輩的,人生閱歷畢竟還是無法跟睿智的長輩比。最近一次聽到S的母親的研究近況,是S擔心自己的媽媽濫用看護。因為S的母親只剩下一隻手跟一隻腳,做樣本歸檔不是那麼方便,所以看護現在必須身兼研究助理,協助S的母親進行研究......

走學術指的則是以學術研究作為賺錢養活自己的方式(means)。也就是,把「學術」作為一個協助自己付房租、水電的工具(instrument),而非像是明仁上皇與我的友人S的母親一樣,單純的為了學術而學術,沒人給錢、自掏腰包也要學術的那種純粹為了智性上的快樂而學術的學術。由於走學術涉及能否透過學術活動獲取足夠的薪資來支付每日之所需,單單只是有好問題與相應的資源是不夠的,還要有機構願意收容自己、發給自己能糊口的薪資。許多的怨懟,便由是而生。

因為資源畢竟是有限的,體制內的學術職缺,當然也是有限的,總是會有人無法「走學術」的。而學術界作為一個由人構成的江湖,什麼樣的學術計畫能獲得親睞(也就是,研究經費與職缺),往往也不是取決於問題本身的重要性而已,更多的,是當下的浪潮。有一點coding能力的朋友可以到利物浦大學負責維護的Philos-L Mailing List的資料庫(https://listserv.liv.ac.uk/cgi-bin/wa?A0=PHILOS-L),用JOB這個關鍵字去爬一下這五年來的趨勢,做出來的結果,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逗趣無比,在此我就不破梗,留待各位自行體會學術界可以多荒謬。浪潮變化之快,執行博士研究計劃到結束,就算只用了三四年,本來炙手可熱的議題,到了準備求職的那刻,可能連相關的研討會都沒剩多少。作為渺小的個體,能夠努力的,也只有做出自己感到滿意的研究而已,江湖如何風起如何雲湧,終究不是新科博士能決定的。

以我自己的際遇來說,我在繳交博士論文的半年之前便已開始求職。當時雖然有拿到兩個面試,但都卡在我尚未拿到正式文憑,因而無緣(澳洲跟英國一樣,博士論文的審核是玩真的,指導老師無權干涉審查的過程。我完全能理解開缺的老師不想承擔這部分的風險,選擇其他也很棒的年輕學者)。當下的我,也不以為意就是了。那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如果我在半年內就拿到了兩個面試,之後應該也會有適合我的職缺出現吧,尤其,兩位外審老師都是我直接在博士論文中正面交鋒(to read: 你們是錯的!我才是對的!)的頂尖學者,在這樣情況下我還以能以pass without corrections畢業,我根本不覺得我在求職上會有任何問題。但,沒想到,正式拿到文憑之後,整整一年,沒有幾個領域契合的職缺出現。期間我也不是沒有努力,我趁著學生簽證還沒過期,在母校教了一學期的書,也與領域內的知名學者接洽,一起寫了一個可以養我當博後的grant。無奈,這些努力,當時都沒有得到好的回音。我的人生就在一個又一個申請中不斷虛耗。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機會,期待的情緒便越堆越高,因為我已經深刻理解到,下次再見到適合的機會,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接著,則是墜落。直到畢業後整整一年,我已經打算再過四個月就要停損了,我才獲得了第一個博後機會,然後,在我接受offer後的一個月內,跟我領域契合的職缺,如雨後春筍地冒出(N > = 3)。人生就是如此的荒誕。

這個過程,是個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就如L. A. Paul 說的,沒吃過榴槤的人,再怎麼想像,也無法想像吃榴蓮的感覺到底是什麼。而沒有體驗過這個過程的人,怎麼樣也無法理解那樣的絕望。我想,大概也是因為,這是個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所以體驗過的人再怎麼想要勸退想要走學術的莘莘學子,多半以失敗告終吧。

也是因為這個過程,我對聖經中該隱與亞伯(Cain and Abel)的故事有了更多的體會。故事中,亞伯與該隱是兄弟,崇敬神的兩人各自獻上了供物,當農夫的該隱,獻上的是他用心耕作得來的農作,而牧羊人亞伯,獻上的則是自己細心牧養的羊群生下的第一胎小羔羊以及羊膏。該隱與亞伯一樣愛神一樣努力,但怎料,神只接受了亞伯的供物。該隱便趁無人注意時,將亞伯殺了。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時我還是個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收穫的高中生,我完全無法理解這故事到底要表達什麼,我只覺得聖經真是莫名其妙。走過這一遭後,我才比較理解這則故事要表達什麼。我的怨懟、嫉妒、失落,跟該隱如出一徹。我沒有辦法真正接受,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也一樣努力、一樣認真、一樣值得獲得自己想要的親睞,所以我才會如此痛苦。但是,再怎麼痛苦,也不該對他人口出惡言、心生歹念。要記著,不是只有自己努力,其他人也都很努力。

Titian的該隱與亞伯


大概也是因為走過這一遭,所以對能否走學術,看得越來越淡。我自己很清楚,倘若不是我的父母與兄長的支持,讓我不用為住宿與三餐煩惱,面對現實壓力,我大概早就已經放棄走學術了。這跟我有沒有能力走學術無關(事實證明我是有能力的),是跟我的財務風險耐受力(也就是,我可以承擔失業、沒有收入多久)還有我的機運(有沒有機構剛好有相關人力需求)有關。與此同時,我也更加確定,我是真的喜歡做學術。而我會有興趣的問題,不需要什麼高昂的儀器設備,也沒有碰到大動物小動物,研究不需要有IRB背書也可以出版。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我不需要走學術,也可以做學術,我已經很幸運了(有些研究真的非常非常花錢)。

作為一個不再forever 21的大人了,我也不覺得納稅人有義務因為我的學術表現還算可以,就一起供養一個職缺給我。畢竟,做哲學是很個人的事情,我覺得有意思的題目,別人不一定會覺得有意思,就跟我覺得好看的漫畫,別人不一定覺得好看一樣。倘若今天有個研究一個我完全不感興趣而且覺得根本是胡扯的題目的人跑到我面前來要我贊助,我絕對是一口回絕。別人不想贊助我,也是剛好而已吧。人是互相的。

要向S的母親看齊,當個成熟、有趣、又睿智的大人啊!




僅獻給每個陪我走過這些emotional rollercoaster的人、有過這段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知道我在講什麼的人,以及因為尚未體驗過這段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而無從做出informed decision的莘莘學子
藉機安麗一下L. A. Paul 的what you can’t expect when you’re expecting,讚讚讚!
https://lapaul.org/papers/transformative-experiences-rp.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