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制度的力量

最近跟幾個朋友不約而同聊到制度。在遇到指導老師二號(比比君)前,我對制度的感觸其實沒那麼深,大體上就是不同國家的學制對博論能否順產真的有影響。好比說,有些地方除了沒修課規定外,連跟指導老師的見面次數都沒規定,所以有可能半年才討論一次,要是走錯路一錯可能就半年才發現,非常恐怖。大概就是那麼膚淺。

會深入思考制度的重要性,完全是因為我的指導老師比比君要求我去讀相關的書。其中一本影響我很深的書是Paul Seabright 寫的The company of strangers。這本書一開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你有想過妳身上這件衣服是經過多少陌生人的手才最後到了你這嗎?

坦白說我不知道。棉可能是印度農夫種的,染織可能在孟加拉,剪裁可能在越南或柬埔寨,但設計應該是在哪個北半球先進國家吧,當然還有運輸跟店面人力。總之,我猜超過一百個人跑不掉吧。

換而言之,要有件衣服穿,是件非常困難的事,要很多人通力合作啊。

但只要做過分組報告大概都知道,人多不一定好辦事。人多有時口雜,有時有專門來收割的,有時更慘,還有來亂的!

所以這一切到底怎麼辦到的?

制度。

你要有一套可以讓大家各自專注在自己份內事、順暢分工的制度。用衣服的例子來說,今天就算每個人都心存善念要做事,沒有制度還是難以成事——一件衣服牽涉的環節沒有上千也有上百,沒有人可以聰明到掌握每個關鍵knowhow。沒有制度,這一切都不可能。

真正把人類跟其他動物區分開來的,是創造制度的能力。制度讓人類可以超越既有的專注力以及理性能力的限制,完成各種不可能。

年初到慕尼黑的BMW博物館玩耍時,對制度的重要性,感慨又更深了一層。

在BMW博物館看到德國在二戰前就做出的引擎,實在是各種軍武宅魂爆發,就拍了照傳給了宅宅朋友「所以這是一個落後百年的概念嗎?」


結果朋友說:「你以為2026年台灣就做得出來嗎⋯⋯」

共勉之。